首页 > 互动交流 > 反馈信息

市自然资源局对网民“王坤”提出在大修补时代侯马市基建发展建议的回复

2025-08-28    来源:侯马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字体:


  标   题

           市自然资源局对网民“王坤”提出在大修补时代侯马市基建发展建议的回复

  写信时间

                                     2025年825

  回复单位

        市自然资源局

        回复时间

           2025年829

  回复内

   “王坤”网友:

    您好!接市政府电子政务心转来你反映的问题后,现将具体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如何保持中央政策导向,从空间方面落实利民惠民政策的建议?

    规划以中央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宏观指引,明确侯马市作为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全面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把握“大修补时代”的政策机遇,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城市功能升级。微观层面,空间规划通过“一环、一带、五轴”体系落实惠民举措:“一环”(北外环、绛邑街、南内环路、晋都路、望桥街、程王路、侯张街、文公路、浍滨街组成交通环,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的城市环路)通过构建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缓解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一带”(以新田路和程王路沿线晋国遗址公园和主题游园及城市慢行环线构建)以文化景观与慢行系统为核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满足市民休闲与文化需求;“五轴”(合欢街南北城市中轴,望桥街老城传统历史轴,绛邑街产城融合发展轴,文公路城市综合服务轴,晋都路-南内环路城市新兴功能拓展轴)从五个方向引导历史文化保护、产业集聚及现代服务功能延展,优化就业、生活和服务空间。通过宏观战略与微观设施双向发力,确保中央政策导向在城市空间落地为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福祉。

    二、关于城建局规划如何限定在合理区间并确保财政支出与需求一致的建议?

    规划以“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分步推进”为原则,采用“多中心、组团式”有机生长模式,避免盲目扩张和机械式发展,确保土地开发强度与财政支出保持合理区间。规划将财政资金重点投入于公共交通、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点建设,通过“一廊一环、一带五轴、五片两组团多点”的结构分阶段实施,避免一次性大规模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综合考虑气候环境、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因素,划分五大片区和两大产业组团,因地制宜配置资金,优先保障关键项目落地,如浍河生态休闲廊道、文化景观带、交通环路和功能性组团建设。通过精准投入与分步推进,既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规划可持续、可实施。

    三、关于如何抓住“大修补时代”的政策红利并利用侯马交通优势的建议? 

    侯马市当前城市建设正处于“大修补时代”,需通过空间优化和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城市功能升级与产业转型。依托自古以来的交通枢纽优势,规划提出多项战略措施:加快陆港枢纽建设,推进公铁联运,打造区域性国际陆港,提升对外开放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生态循环和新型建材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推进国际化物流与产业通道建设,申建综合保税区,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打造外向型经济平台。同时,规划将文化景观带、生态廊道与产业空间有机结合,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要素深度融合,推动侯马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型升级,形成经济活力与城市品质双提升的新格局。

    四、关于是否借鉴大同市“一轴双城”模式,如何兼顾古今、新旧的建议?

    我局认为城市发展应立足自身历史文脉、地理格局和发展阶段,避免照搬其他城市模式。鉴于侯马市旧城区集中行政、文化、教育及历史景观,新城承担人口疏解与功能承载任务,规划提出灵活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战略。空间战略以“东进、西衔、南优、北拓”为方向:东拓新城功能承载人口与产业转移,西衔加强区域交通与产业联系,南优生态与休闲功能,北拓产业空间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最终形成“一廊一环、一带五轴、五片两组团多点”的空间布局,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功能拓展并行,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宜居、功能完善的高品质城市。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欢迎继续批评和监督。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