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05-29    来源:侯马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2015年5月28日在侯马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侯马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煦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去年,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诸多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和临汾市的各项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攻坚克难、奋力赶超,扎实推进“三三”战略,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富民强市的新跨越。

——主要经济指标逆势进位。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切实强化促增长措施,有效保障了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尤其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超出预期,实现了在临汾市排名的大幅前超。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共完成85.25亿元,同比增长8.5%,比全省和临汾市平均增速分别高出3.6和3.9个百分点,在临汾市的排名由最后一位跃升到第2位;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双双破关,分别完成8.75亿元和4.38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增速排名跻身临汾市前两位和全省前十行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46亿元,同比增长13.5%,从临汾市的后3位上升到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98亿元,同比增长49.7%,由临汾市的后两位进到了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35亿元,增长10.1%,绝对额仍占据临汾市第2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8万元和1.18万元,同比增长9.4%和12.5%,均列临汾市的首位。

——百项工程卓有成效。着眼于打基础、促转型、增后劲,突出项目工作抓手,组织实施了百项工程建设大会战,全年共铺开新建、续建项目75个,招引、储备和前期准备项目20多个。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涵盖工业、商贸、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五大领域,实施项目之多、涉及面之广、投资规模之大,都超过历年。在各项目单位的精心筹划和积极运作下,在市四大班子包联领导和各牵头部门的通力协助和跟踪帮扶下,百项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年先后有47个项目完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4.3亿元,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特别是同煤热电、通盛LNG轻工城鞋服加工基地、茂洲牛业、大西高铁站前广场、集中供热扩容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运营,成为拉动全市产业转型、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的新的引擎。我市“六位一体”项目工作,统筹推进,成绩突出,受到临汾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三大经济加快转型。继续以工业、商贸和城镇经济为攻坚突破口,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工业园区的支撑和平台功能不断增强。创新园区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走出了以钢铁企业为龙头,焦化、水泥等关联企业抱团取暖、经营一体、循环发展的新路;生态园区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强化扶优扶强和招商举措,在推进铸造企业经营联盟、帮扶军工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医药企业资源整合,以及招引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旅游项目等方面取得成效;小微创业园加快扩容提质步伐,入驻企业达到80余家,吸纳就业600余人,在推动全民创业、增加社会就业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传统市场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金钻国际广场、新兴纺织城、丽源星城、润翔商业街、晋园文化城等工程主体竣工,全国最大的家居品牌企业红星美凯龙集团正式落户我市,启动建设了总投资7亿元的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火车站、轻工城和东城新区三大商圈的市场建设和改造规模超过30万㎡。在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节,以网络、微信营销为手段的新兴业态蓬勃兴起,拥有自主品牌的“马上购”、“窝麦良品”两大电商平台投入运营。根据2014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我市成为山西唯一一家跻身中国“电商百佳县”行列的县市。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和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增势强劲,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的占比中达到66.8%。进一步突出商贸加工业的发展摆位。对福建宏盛鞋业、义乌紫天羽、军威服饰、雅峰制衣、乔美服饰、晋狼粗布等骨干企业的落地建设和规模扩张,给予全力帮扶;对五大加工园区的配套建设和起步经营,给予倾斜支持;将招商区域由珠三角、长三角拓展到中部省份和辽宁海城等重要加工基地,全市商贸加工企业总数超过200户,实现了一年增加100户的目标。城镇经济持续焕发活力。坚持以经营土地等城市公共资源为切入点,经营运作步入规范化轨道,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带动了仓储、物流、商贸、加工、汽车交易、维修等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新增流转土地5400余亩,全市已有近4万亩土地通过流转实现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牛、羊肉和禽蛋产量较快增长,观庄草莓、大南庄鸿满养羊等十大精品种植园区和十大特色养殖基地,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升级。得力食品、济斌酱菜、中条林源、兴业面粉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持续扩张,行业总产值突破4.5亿元,全市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改革攻坚向纵深推进。紧紧抓住全省城乡统筹、扩权强县、转型综改三大政策试点契机,着力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的各项措施,取消归并审批事项449项,部门审批职能和人员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7个工作日压缩到85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的投资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年新登记企业405户、个体工商户2157户,公司制企业登记数超过上年近一倍。全面落实企业帮扶措施,对小微企业实行了税收减免优惠。贯彻全省煤炭运销体制改革精神,及时撤销市内3个煤焦公路检查站点。加快实施金融创新,全年各类金融机构累计新增贷款14.5亿元,“助保贷”发放突破3000万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提升了财政担保平台实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和临汾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创新,完善形成“一城、双轴、多点”城镇规划体系,上报提出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变市民”具体办法,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了先行步伐。

——城乡环境显著提升。聚全民之心、举全市之力,全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市上下各尽其责、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创卫投入累计达到2亿多元。突出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问题整治,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铁路沿线、城市“牛皮癣”治理、城中村和城郊村等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在建成区范围实行了垃圾“不落地”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公共卫生、病媒生物防制10大项、66小项指标全部达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108国道一期改线工程、侯襄大桥桥面改造工程、北环路立交桥桥涵工程、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中水输送管线工程、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电网增容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竣工,特别是集中供热扩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管网延伸里程达21.3公里,供热面积增加到400万以上,市区覆盖面超过90%;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程王西路、望桥北街等8条市区主次干道和人行道的改造铺装任务全面完成,更新改造路灯7700余盏、垃圾箱1560个、旱厕3500余个、公厕29个、公交车15部,程王公园建成开放,城市绿化完成20.3万紫金山一期造林5000亩,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3.85%和22.5%;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按照新的监测标准,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70天,比上年增加52天;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四大工程统筹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0户、异地搬迁298户、乡村道路硬化2.3公里、水土流失治理4000亩,全市共有23个村通上了天然气、33个村铺设了排水管网、46个村用上了城市自来水,在临汾市首屈一指。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成功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这一殊荣,为我们的城市和家园赢得了靓丽的名片,为秀美、文明侯马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全市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

——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持续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全市新扩建农村幼儿园3所、改造加固农村薄弱校1所,招聘农村小学教师26名。中、高考再创好成绩,一中学子圆了上“清华”的梦想。素质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彰显特色。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居民个人电子健康建档率达到90%以上,居民群众享受到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社保征缴机制不断创新,五险统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就业7456人。城乡低保和困难救助扎实有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2%以内。尤其是在可用财力依然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拿出9000余万元,补发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两年期的工资调整部分,成为临汾唯一全额按期兑现到位的县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扎实,全年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上千场次,各种节庆文化、消夏文化演出活动热潮不断,群众自发性的广场舞、健美操等健身活动广泛兴起、丰富多彩。维稳维安工作扎实有效,突出排查整治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隐患,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临汾市下达的目标之内。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全年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双双下降,零发案天数突破60天。加强社情、民情和舆情的反馈,部署开展“百日双百案”专项治理,一批重点信访积案得到集中化解办结。双拥、人防、档案、气象、计生、老龄、残联、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正风肃纪全面加强。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肃整治了政府系统的“四风”突出问题,认真查处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了72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形成了56项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特别是在全省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的严峻形势下,认真部署开展了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严格落实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查找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和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突出问题,积极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全年共查办各类违纪违规案件67起,追责、问责71人,压减公务接待支出52.4%、燃油费支出9.9%。继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切实强化权力制约和执法目标责任制管理,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57件,促进政府工作不断走上依法、规范、高效运行的轨道。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赶超进位、亮点频现,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和临汾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把握和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得益于我们深入实施“三三”战略,强力推进百项工程,坚持在转型发展上寻求突破、闯出新路;也得益于我们坚持多元发展,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显示出了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更得益于全市上下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凝聚起了富民强市的巨大力量。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向始终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产业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缓慢和项目落地难的问题突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都还面临不少的压力,城乡统筹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整改落实不够到位,维稳维安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行政效能建设、廉政风险管控和服务群众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不愿作为、不敢担当的现象有所滋长。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改进。

二、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动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深入实施“三三”战略,加快推进适应新常态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在临汾乃至全省摆位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全省“六大发展”、临汾“提质增效年”活动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继续以深化落实百项工程为总抓手,着力推进产业转型,着力增强发展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法治、平安、文明侯马建设,努力实现“三三”战略和富民强市的新突破。

立足市情和发展需要,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以临汾市下达的目标要求为底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不低于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不低于10%;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不低于6%;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1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9%,二氧化硫下降3.77%,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均达到临汾市要求。

各位代表,尽管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重,但侯马需要更快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寄予着更高的期盼。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我市既有的发展速度和调整的协调性,从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和临汾打造“侯马都市圈”的更高层面出发,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挖掘发展潜力,稳中求进、进中有为,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把侯马的事情做得更好!

三、加快推进适应新常态的转型升级

立足破解发展难题,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推进“六大发展”、培育“七大产业”、实施“三个突破”的系统性、战略性决策。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提升“三三”战略,全力打造我市产业“升级版”。

牢牢把握产业转型主攻方向。加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力度。鼓励引导冶炼、铸造、商贸市场、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积极适应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需求,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展信息化、一体化、循环化经营,不断推动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延伸、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换、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升级。突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装备制造业向集群化、园区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打造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石油钻具、通信光缆和军工制造六大板块,努力实现在形成发动机总成和汽车总装能力上的跨越突破。特别是对商贸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只争朝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恒心,坚持“抓龙头、促带动,育环境、快起步”不动摇,着力完善要素倾斜、项目落地和成长帮扶机制,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形成商贸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挖掘医药、食品两大产业的优势和潜力,着力拓展合作空间,搭建发展平台,推动相关企业尽快迈上做精做优、快速发展的轨道。鼓励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形成产业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区域资源,着重扶持仓储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真正把我市的地域交通优势、口岸政策优势、环境宜居优势,把我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密集优势,推进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晋文化”品牌为依托,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一批有看点、有买点的载体开发,从而填补我市发展短板,打造发展新亮点。

继续深化落实百项工程。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强大引擎、调结构的主要抓手、惠民生的重要载体,保持投资强度不降、工作力度不减。进一步强化“六位一体”机制。紧紧围绕工业、商贸、农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等六大领域,继续实施百项工程建设,全面推动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确保完成项目储备1700亿元、签约130亿元、落地63亿元、开工55亿元、建设40亿元、投产53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亿元。进一步突出项目重点。集中力量上大项目,上带动力强、影响面大的项目,全力抓好北铜铜产业园、建邦煤化工产业园、平阳重工装备制造产业园、宏盛鞋业加工园、侯运物流园、红星美凯龙国际商贸中心、东城新区文体活动中心、国际文化城、北环路西延和新医院等十大工程。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措施。推行市级分管领导和包联领导“双包双联”机制,明确项目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协调帮扶、项目台账、进度考核和责任追究;围绕新建项目征地拆迁、续建项目手续完善、招引项目落地审批等制约因素,加大项目前期预判和职能转变、主动服务、优化环境力度,有效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切实强化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调动发挥项目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力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坚持“两园区、一振兴”的工作思路,突出做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园区支撑。创新园区着重围绕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大项目招引和企业整合力度,推动闲散土地和闲置生产线的有效利用。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打造建邦高端铸铁和汇丰新型建材基地。生态园区继续围绕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化医药和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板块经济,实现园区提档升级。两大园区都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有机衔接,不断完善道路、供电、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功能,为承接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强化项目统筹。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加快推进北铜铜业、建邦煤化工、平阳重工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前期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双慧玻璃深加工、东鑫铸造、晋烽机械技改、普天法尔胜扩容、同煤热电铁路专用线等续建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完工投产。积极推进中硕钛业、北方创信防水材料等招引项目的土地和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加大内联外引力度,推进旺龙药业与山西国新能源合作,打造医药产业新的发展平台;加快振通医疗器械、汤荣汽配、银康铸造等企业的招商引资步伐,推动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强化运行帮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简政放权和省、临汾市一系列减负措施,确保企业稳定运行。实施精准帮扶、精细帮扶,千方百计帮助重点企业开拓市场、释放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强化包投产、包达效责任机制,有效解决新项目在用电、限产、认证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认真落实企业封闭管理制度,严格查处乱检查、乱处罚行为,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突出加快商贸经济转型。强化“五个着力”,加力发展商贸加工业。一是着力抓示范招引。以福建晋江、浙江义乌、辽宁海城等商贸加工业发达地区为重点,以现有骨干企业、市场主办单位、经营大户和五大园区为纽带,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积极招引加工团队、招引品牌企业,推动一批与我市有初步合作意向的加工企业尽快落户。二是着力抓项目落地。进一步提供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宏盛鞋业加工园区征地拆迁及开工建设和五大园区配套建设步伐;以轻工城、新兴纺织城为依托,实施完成5“前店后厂”改造,尽快解决加工场地和仓储设施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着力抓融资帮扶。积极搭建商贸加工企业融资“绿色通道”,进一步做活抵押担保、做优信贷服务、做大“助保贷”,全市商贸加工企业流资贷款力争突破5000万元。四是着力抓用工培训。围绕商贸加工业特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改进传统的技校、课堂模式,大力推行企业培训、车间培训、岗位培训,形成“点对点”对接,真正提供企业急需的实用操作人员。五是着力抓梯队打造。以“5115”为目标,实施全方位的帮扶培育,全力助推宏盛鞋业、紫天羽服饰、雅峰制衣、军威服饰、乔美服饰等5家企业产值规模超千万元,马庄被服、晋狼粗布等10家企业产值上500万元,形成加工企业第一方阵,并带动新增100家加工户。继续推进传统市场改造升级。全面加快三大商圈在建市场项目进度,抓紧启动侯运汽车站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发,做好总投资2.8亿元万盛家俱广场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引导各大市场、商场、经营大户创新思维,组团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营销,实现经营模式升级。加快推进仓储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的设施资源和政策优势,积极拓展公铁、海铁联运、加工贸易和洋货超市一条街建设,抓紧做好国家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推进侯运物流园项目建设,提升轻工城、普天家电、通盛医药等物流基地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辐射范围更广、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对物流散户的规范管理,抓紧在市区周边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继续扶持两大品牌电商发展,推动建设特色农产品、民俗艺术品、商贸加工产品和跨境交易等专业电商营销平台。抓住“千县万村”电商网点建设机遇,力争成为全省试点县市。加强与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对接联系,积极招引国家级电商平台落户我市。加快筹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强化电商高端人才引进和实用操作培训,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发展特色、高效、都市农业为主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实施“四大工程”,推动三农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改革助力工程。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涉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完成一半以上的确权登记任务。认真部署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扎实有序地开展土地流转,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经营能手为重点,突出培育打造一批上规模的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促进农民资产性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引导和鼓励分散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合作性联盟,壮大农业经营服务实力,有效解决我市农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遇到的技术、资金、信贷、加工、销售、仓储、运输和信息等难题,努力为农民群众赢得更多的农产品收益。

二是强基稳产工程。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成高村、上马两大片区3.6万亩的节水设施改造任务。积极争取引黄工程配套设施项目,从源头上提高灌溉供水能力。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促进农业高产、增收。

三是精品兴农工程。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突出围绕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具有示范和影响效应的优质农产品展示、推广、采购、集散基地。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扩大设施蔬菜、优质水果、中药材和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力争全市特色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促进十大种植园区和十大养殖园区提档升级。继续抓好“一村一品”创建工作,再培育打造一批省级或临汾市级示范村。

四是产业富农工程。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为路径,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中条林源光伏大棚、海洲生物系列产品开发、茂洲牛业繁育基地、方圆养殖设施扩建、鸿满养羊生态循环项目建设,确保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突破5亿元。鼓励推广“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再就业”模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联动发展、利益共享。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市城乡联接紧密、人口倒挂的优势,嫁接省农科院果树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和品种优势,整合使用扶农资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打造一批集种植、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全面实施改革创新驱动。以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5511”年度行动计划,着重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机制,力争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六权治本”的要求,编制好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搭建好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落实好“两集中、两到位”,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认真做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对接工作,进一步精简内部审查审批流程,落实审批环节动态监管,努力在临汾市率先实现“监管最严、审批最少、模式最新、机制最优、效率最高、环境最好”的目标。强化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落实新《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财政绩效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大力压缩财政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促进职能转变。及时启动工商登记制度“三证合一”便利化改革,完善企业创办、成长、发展帮扶机制,推动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突出加快金融创新。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强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的考核奖惩机制。积极支持农商银行开展“六行同建”,培育壮大保险、证券和小额信贷等资本市场,严密防控非法集资和逃废债行为,推动金融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总结推广通盛天然气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成功经验,推动全市更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步入规范、快速发展轨道。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十三五”规划。牢牢把握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省、临汾市的一系列战略布局,紧扣我市推进提升“三三”发展目标,努力制定一部充分体现全市人民意愿的发展蓝图。

四、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进一步打造城市宜居环境。突出城市的载体功能和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城市的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大侯马”格局。强化规划管控。坚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中心城区、铁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下管网综合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幼儿园专项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规划执法检查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提升城市功能。积极推进东城公园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东城新区、高铁新区两大片区开发;加紧实施108国道二期改线、黄韩侯铁路立交桥改造、侯风线改造、城市北环路西延、合欢街南延、海军街北延等道路设施工程,积极争取108国道东线绕城改造工程立项,构建城市内外交通循环网络;继续实施新田路、张村办、高村乡等区域电网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城乡供电保障能力;坚持“地上与地下”并重,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有效解决生态园区、高铁广场、新港商场等区段的排水问题;抓紧开展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工作,争取付诸实施,彻底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瓶颈制约。强力推进生态建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作为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以成功创卫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突出生态建设摆位,加快实施紫金山造林绿化工程,力争今年再完成5000亩的任务。举全市之力、以断腕之志,全面推进浍河生态治理,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浍河水质和两岸环境的明显改善。坚持建设和保护并重,强化环境监管,严查排污行为,以最大的力度呵护我们的一草一木,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四大工程,突出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着重抓好北王村省级示范、下平望和郭村两个临汾市级示范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两区同建”,抓紧启动史店和南堡村的试点工作;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推进城市自来水全覆盖、乡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工程,力争全市1/3的村实现村容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民生事业。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成10所薄弱校的改造提升任务。优化城乡幼儿园建设布局,有效缓解“入园难”状况全市学前入园率力争达到83%。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善师德师风,打造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认真做好有关招生制度改革的衔接工作,稳步提升高考成绩。办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大学,使全市不同群体、在不同年龄段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和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改善医疗条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和合作模式,推进新医院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鼓励社会办医院,促进通盛集团医院项目尽快落地。认真落实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实现扩面提质目标。加大新农合报销比例,人均筹资标准增加60元。扎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鼓励吸纳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商贸市场、劳动力密集企业、小微企业创业园等平台作用,着力保持经济下行状况下全市就业形势的稳定。全年力争新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参保扩面、城乡低保、大病医疗及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及时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基本工资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农村每户一吨冬季取暖煤改为现金发放等新的政策规定。关注解决老龄化问题,鼓励乡村、社区和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事业,推进南西庄康健养老院和五所农村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深入挖掘“晋文化”品牌资源,加快编制晋国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组织举办侯马盟书全国书法艺术展,建成晋园文化城,开工建设中华戏曲园。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推进全民健身。积极做好民族宗教、拥军优属、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地震、人防、气象、档案和残疾人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集中办好八件实事:一是供热覆盖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米,完成城市建成区基本覆盖;二是天然气覆盖工程,新增5个村通天然气,解决3000户用气;三是城乡养老服务工程,建设5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四是全民健身工程,新增16个社区健身场所,实现城市社区便民健身网点全覆盖;五是城乡网络提速工程,上半年完成全市网通10兆光纤改造工作,实现城乡光纤全覆盖;六是数字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改造扩容数字电视3万户,实现全市数字电视网络更新改造全覆盖;七是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工程,为农村60以上老年人和城市65岁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八是社会保障覆盖工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7%以上。

五、全力推进法治、平安、文明侯马建设

建设法治、平安、文明侯马,是市委着眼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我市改革发展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向全市发出的新的号令,也是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优化发展环境,确保“三三”战略顺利推进而采取的有力举措。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明确任务、整体推进,不断开创我市弊革风清、平安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全力推进平安创建。以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无贼、无冤、无怨”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高度重视反恐严峻形势,加强特警防爆力量,及时铲除各类邪教组织和极端宗教势力,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积极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治体系。建立完善多发领域和重点行业调解体系,突出强化抓早、抓小力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全民的法治自觉。引深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打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坚决克服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压实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以商贸市场为重点,组织开展“市场消防安全整治年”活动,促进市场安全状况的根本性好转。切实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土厚水深且民从教”的新田文明,大力弘扬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治思想和高尚品德,大力倡导“自信融和、尚美奋进”的侯马精神,充分凝聚先进文化,激发时代正能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活动,深入推进机关单位、服务窗口、市场、门店、校园、农村等基层文明创建,努力营造社会文明新风。重视发挥“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载体作用,积极打造一支热爱公益、甘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普及加强公民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把全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提高到新的层次。

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以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推进“六权治本”,确保职权法定、权责一致,权力运行依法合规,决策管理科学民主,权力行使监督有力,责任追究严格到位。政府各部门要带头讲规矩、守纪律,始终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做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表率。继续保持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高压态势,从严压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正“四风”,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开展好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专项治理。各级各部门要以简政放权为着力点,用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敢担当,善作为,主动担起组织赋予的历史任务,履行好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在工作面前不推诿、不回避,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逃避,恪尽职守、真抓实干,把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做好,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不负全市人民期待。

各位代表,新常态带来新的挑战,更蕴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奋力进取,积极引领新常态,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市的新局面,早日实现“三三”发展的“侯马梦”而努力奋斗!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