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侯马 > 人文旅游

新田历史——(9)骊姬乱政(下)

2017-11-14    来源:侯马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字体:

骊姬勾结梁五和东关五向晋献公进谗言把太子申生和两位公子调离了都城,分别去镇守古曲沃和蒲、屈。这只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远远不能满足骊姬的私欲,她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太子。

骊姬让人在朝中散播太子不久将被废掉的谣言,迫使大臣们改变政治倾向。当时礼制中规定每年冬季都要进行宗庙祭祀。国君在由国君主持祭祀,国君不在则由太子代为祭祀。但这一年的冬祭,晋献公称病没有前往,也没有派太子去,而是由骊姬的儿子奚齐主祭。这件事在大臣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议论纷纷,人心惶惶,都猜测着,要改立太子了吗?

这时骊姬并没有闲着,她正在酝酿更狠毒的计策。赤狄东山皋落氏位于今山西垣曲一带,非常猖獗,骊姬以他们经常侵扰晋国边境为理由,挑唆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想借皋落氏的杀太子于沙场。《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这一战,晋国上下军皆出。太子申生统上军,狐突为御戎,罕夷统下军。这时申生的处境进退两难,上战场,敌人太凶悍,没有胜利的把握,可能还会危及自身的安全。不上战场,又没办法向父亲交代,国内还会因此生出言。当晋国大军行进到稷桑时,就是赤狄所在地,申生准备主动出击,狐突就劝他,不如不战而退,主动将太子位让给奚齐,保住自己的实力将来东山再起。但申生没有听从他的劝说,执意出战。他说:“我若不战而返,会背上罪名,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我要战死的话,还会留下好的名声。”欲死者无畏,无畏者必勇。将士们随太子齐心奋战,这场战役反而大获全胜。骊姬这招借刀杀人的计策落空了,于是她赶紧召集优施梁五东关五密谋,又设下了“花船计”。骊姬人造两艘船,一艘是木制的很结实,一艘是纸船却装饰的很漂亮。他们准备诱骗太子坐上漂亮的纸船,等船到了湖心,就会沉入湖底。做好一切准备后,她派人告诉太子申生,为了庆祝讨伐赤狄的胜利邀请申生一起游湖。不料,游湖时她的儿子奚齐和外甥卓子,看到纸船漂亮就抢先上了纸船。太子坐在木船上没有危险,骊姬的两个心肝却险些丧命,“花船计”也失败了。这一计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却广为流传,它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当时纸还没有发明出来,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纸船,这个故事的出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渲染骊姬的阴毒。骊姬一计不成又施出了更加狠毒的“毒胙计。”《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胙”是祭祀时上供的肉。这段记载是说:骊姬趁晋献公出城狩猎,谎称晋献公梦到齐姜,齐姜是申生的生母,于是就命申生去祭奠母亲。申生是个孝子,祭奠后他将祭祀时用的酒肉送入宫中,供父亲享用。骊姬趁机在肉中下毒,等到晋献公狩猎归来,骊姬就将祭品献上,晋献公正要食用,骊姬却装作关心的样子说:“虽然是太子送来的,以防万一,还是试一试妥当。”就叫人牵了条狗进来,狗吃肉后,片刻口吐白沫死去了。看到这些,晋献公很愤怒,他说:“难道我的儿子真的要杀我吗?”为了促使晋献公早下决心废除太子,骊姬又下了“蜜蜂计”,“蜜蜂计”同“花船计”一样,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人们口耳相传,很多戏曲作品中都有现,虽然它的真实性还有待于细考,但是却更生动的刻画了骊姬晋献公申生的性格特点,丰富了故事的趣味性。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骊姬哭着告诉晋献公,太子对她图谋不轨,晋献公将信将疑,骊姬就说:“不信你明天躲在花园假山后看个究竟。”第二天天还没亮,骊姬就开始梳妆打扮,在头上抹了很多的蜂蜜,然后派人去请太子赏花,申生不知是计,来到花园远远的看到骊姬头上好多蜜蜂在飞,骊姬就喊他,快过来帮我赶走这些蜜蜂,申生快步上前挥动衣袖赶蜜蜂,却不料骊姬突然把他紧紧抱住。老眼昏花的晋献公在假山后看到这一幕,以为申生在调戏骊姬,勃然大怒。再加上骊姬披头散发,哭个不停,晋献公终于下了杀太子的决心。《史记》“晋世家”记载:“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背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这是说太子申生听到风声后,有人劝他去跟父亲解释,他说:“父亲老了,没有骊姬不行,即使解释清楚了,治罪于骊姬,父亲也会伤心的。”又有人劝他逃出去,他又说:“背着这企图毒杀亲爹,调戏后母的罪名,谁能容纳我呀!”在这种愚忠愚孝的思想下,太子申生自杀了。骊姬终于达到了目的,但她还是隐隐感到不安。

公子重耳和夷吾去朝见父亲,忽然听到太子申生自杀的消息,知道骊姬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于是不辞而别,连夜逃回自己的封地。果然骊姬像晋献公进言说,公子重耳和夷吾与太子是串通一气的,往祭品里下毒的事,他们是知道的,但并没有告诉您,说明他们也心怀不轨。《史记》“晋世家”记载:“二十二年,晋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命重耳促自杀,重耳逾垣,宦者追斩其衣袂,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这是说,本来晋献公对两位公子不辞而别就耿耿于怀,又听到骊姬这样说,就勃然大怒随即派兵去讨伐重耳和夷吾。重耳下令不得抵抗,自己带领私属出逃,从此踏上了在外流亡的道路。夷吾城破后也连夜出逃了。

骊姬扫清了障碍,达到了目的,自己的儿子奚齐终于成为了太子。不久之后晋献公就病倒了,他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就把荀息叫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说:“太子还小,不能服众,我死后怕引起大乱,想把他托付给你。”荀息表示誓死不辜负晋献公的重托。晋献公说:“好,我就将年幼的儿子和晋国江山交给你了。”《左传》僖公九年记载:“九月,晋献公卒。”公元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因病去世。

荀息按照晋献公的遗愿,辅佐奚齐在晋献公的灵柩前继位。《左传》僖公九年记载: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十一月,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由于骊姬往日的所作所为,在朝中积怨已深,由大夫里克联合丕郑率领着申生重耳夷吾,三位公子以前的私属,将奚齐杀死在晋献公灵前,荀息又立了骊姬的外甥卓子为君,里克又在朝堂上杀死了卓子,然后将骊姬鞭杀。荀息没有完成晋献公的重托,在惭愧中自杀了。

在这之前晋国君臣和睦,安定团结,现在反成了国无君主,天下大乱。这起事件就是晋国在春秋早期发生的第二次内乱“骊姬乱政。”之前介绍的,早在晋献公讨伐骊戎的时候,占卜的结果就是得胜而不吉。这不吉可能指的就是这次内乱吧!方兴的晋国在遭受了这次重创后命运又将如何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