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侯马 > 人文旅游

新田历史——(17)晋秦崤之战(下)

2018-01-09    来源:侯马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字体:

秦联军一起围郑,郑国的烛之武巧妙的利用晋秦之间潜在的矛盾游说秦穆公秦国单方面撤兵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大将在郑国帮助防守,这样一来晋秦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同年郑国的国君也去世了,晋郑两国同处于国丧之中,秦穆公觉的这是秦国东进中原千载难逢的机会。恰在这时留守在郑国的秦国大将杞子派人送来密报说:“自己镇守郑国国都的北门,秦穆公要出兵攻打郑国的话他可以做为内应,这样里应外合定可轻取郑国”。秦穆公就此事去找秦国大夫蹇叔商量,蹇叔以相距太远,军队太过疲劳,出兵不会讨到好处为理由想说服穆公,但秦穆公认为晋郑同处国丧之中,如果能够趁着两国大丧,政局处于过渡阶段的绝好时机夺取郑国这块中原枢扭地带,那就意味着秦国的势力将完全深入中原腹地,为称霸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于是雄心勃勃,不甘偏居西一隅,急欲争霸中原的秦穆公决定出兵攻打郑国派谴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名将领,率军自雍都出发,向东方千里进,准备穿过晋国领地和周天子的地盘,攻下郑国眼看大军就要出发了,蹇叔来到军前着对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蹇叔已料定秦国必定会在崤山遭到晋国的截击。秦穆公并不把蹇叔的话当回事,下令军队向东进发。秦师从都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出发,沿渭河而下,越过今天的潼关,穿秦岭,经上阳,再往东就到了崤山古道了,崤山在河南省洛宁县。秦师穿过秦岭就进入了晋国的疆域但秦人认为晋郑两国都处于国丧之中,毫无防备,所以秦军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当秦国大军经过成周时,周大夫王子满看见后就断言这样的军队必然是要吃败仗的。

秦国军队由当年冬天从雍都起程,前往千里之外的郑国,这是一条极为漫长的行军之路。所以直到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军队才进入到郑国西面的滑国地界,大约就是今天河南偃师一带,还没有到达郑国。秦军进入滑国,当时郑国有个贩牛的商人名叫弦高,他赶着牛经过滑国打算去成周做生意,正好碰上了秦军。弦高看出了秦军的企图,知道秦军十之八九就是想去攻打郑国。于是,弦高一方面派人急速赶回郑国去报信另一方面又想出了一个奇招来对付秦军。弦高自称是郑国使臣,拿着四张牛皮,赶着十二头肥牛来到秦军驻地,要求见秦国主将孟明视孟明视就接见了他。弦高一见孟明视,就说道:“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知道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十二头肥牛,慰劳全军将士,以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郑国虽然不富裕,但是等到将军和您的部下到了我国之后,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好好招待贵军将士的。等到什么时候你们要走了,我们还会派人来给你们开路当先锋,你们就放心好了。” 孟明视听了这话,不的大吃一惊,心想:郑国使臣远路赶来慰劳军队,说明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了,郑国早已有了准备,看来偷袭是很难成功的了。于是灭掉了滑国之后就收兵折返,准备回国了。

秦国趁着晋国大丧,晋文公甚至都还没有下葬,就胆敢挥兵东进、染指中原,这是对晋国霸主地位的公然挑衅。晋国政治集团对此无法容忍晋军主帅先轸强烈要求晋襄公发兵截击、消灭秦国军队,绝不能容忍秦国野心的膨胀!先轸的意见一经提出,马上遭到了其它大夫们的反对。他们说:秦国曾经有恩于晋国,晋国还尚未报答过秦穆公昔日的恩惠,现在又去偷袭秦国的军队,万万不可。先轸对他们的话满不在乎,立刻反驳道:我们的先君刚死,秦国人不来悼念我们先君,反倒来攻打我们的结盟国,倒底是谁无礼在先?还提什么昔日恩惠?我听人说,一旦放走了敌人,就会累及好几代子孙。就算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也应该向秦国开战。这就是对先君最好的交代!于是,为了维护晋国的霸业,刚刚即位不久的晋襄公发布命令,调集大军,全部将丧服改为黑色然后决定在秦军返回的必经之路崤山古道伏击秦军,并传告陆浑之戎埋伏于崤山两侧作为援军。陆浑之戎是当时的一个戎狄部落,最初居住于甘肃敦煌一带,但受到秦国的驱逐后依附于晋,韩原之战,晋国大败,为了阻止秦人继续东进,公元前638年晋惠公将陆浑之戎迁至晋国河外之地伊川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嵩县一带。

    崤山古道自古就是地势险要,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穿行于群山峡谷之中,长约十五公里,古道最窄处,不足五十米。秦军行进到崤山之间时,晋军从两侧高处突然俯冲而下,发起猛烈进攻。这崤山古道是狭长的山谷,秦军又毫无准备,他们又是以大量的战车和重装备为主的军队,机动起来非常不方便。拥挤在峡谷中的秦军将士更是乱作一团,被埋伏在这里的晋军以及陆浑之戎打了一个夹击,他们封住峡谷的两头,把秦军装在了这十五公里长的口袋里,就向捕鹿一样。秦国的将士无一人逃出,三军尽灭。三位大将都被晋军俘虏。晋国大获全胜。

崤山之战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集中优势兵力夹击歼灭战的先例使秦国从此约三百年间不能再东进中原争霸。在崤之战中,秦军三军尽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秦国方面来看,秦军东袭郑国,是借晋郑居丧之际的冒险军事行动,在当时交通艰难,行军迟缓的条件下前后共用了五个月时间,目标自然是暴露无遗而且途经崤山古道,地势又是异常险峻。所以说这是谋略上的错误,再加上秦军将帅骄满,军士纪律松弛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再从晋国方面来看,首先能够捕捉住战争的良机,及时出兵其次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正处于夏天,崤山上树林草丛茂盛,便于埋伏,有很好的屏障作用。再说地利,崤山峡谷长十五公里,“谷深委屈,两山镶嵌。”形势险峻,而且又处于晋国本土。当时晋文公刚刚去世,然而余威还在,君臣将帅还都能和睦融洽,积极奋进。又有文公的母族陆浑之戎的帮助,相互配合默契,所以大获全胜。崤山之战拉开了晋,秦两国长期战争的序幕,之后秦穆公为报崤山大败之仇。先后发动了彭衙之战,王官之役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秦穆公深知东进中原已成为泡影了。从此改用御东攻西的战略,也就是采用在东边加强防御,而向西加强攻势扩大疆域的策略。崤山之战的胜利使晋国成功地阻止了秦人东进中原,但也因此造成了两国长期的对峙。秦国由晋国的友邦渐渐的变成了楚国的同盟,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秦国从西面配合楚国攻晋,使晋国的霸业一度陷入危机。

将晋国霸业推向险境的,除了有楚国秦国的威胁外,晋国的内部这时又突生变故。新即位的晋襄公能不能应付内忧外患的局面,保住晋国的霸主地位呢?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