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侯马晋国遗址是1961年3月1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也是早已为史学家、考古界确认的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376年,经13代国君,直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在此建都209年。
侯马晋国遗址现已探明和发掘的遗迹共有40余处,其中古城遗址10处、宫殿台基4处、宗庙建筑群1处、手工业作坊遗址6处、祭祀坑带11处、墓地8处。这种大规模和多类型的集合,至今所揭示的各类遗址向我们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前晋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等。这些遗址各自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范围,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古文化整体。这样规模巨大、类型完整的古遗址群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为全面研究先秦社会变革和晋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虽然到目前为止,它的许多内涵还埋藏在地下,但已经发现的遗址、遗存所呈现的光辉,已使它显得非常珍贵。
经过五十年的考古发掘,侯马晋国遗址已出土各类文物十几万件。出版的专著有:《侯马盟书》、《侯马铸铜遗址》、《上马墓地》、《晋都新田》、《侯马陶范艺术》、《乔村墓地》等,发表于各种杂志的资料和研究文章有二百余篇。
半个世纪的考古研究进一步证明,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初期分封的晋国,到了东周时期已是中原地区数一数二的强大的诸侯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号令诸侯长达一个半世纪,称霸时间最长。公元前585年晋迁于新田(即今侯马市),直到公元前475年晋国霸业结束,占去了三分之二。一代强晋于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瓜分。在此期间,政治上,在废除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社会改革中,产生了君主集权的郡县制、官制和地主阶级的法制,为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集权制政体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文化上,晋都新田时期,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期,恃强凌弱、优胜劣汰的斗争,使晋人形成了一种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产生了一批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也造就了晋文化的历史辉煌。
侯马晋国遗址作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受到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制定了《侯马晋国遗址保护规划》,在制定此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对保护范围内的40余处重点遗址进行了重新勘探,并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每一处遗址进行了详细测绘、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近期、中期及远期保护措施及方案。为了充分利用晋国遗址现有的文物资源,近几年,根据《侯马晋国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侯马城市规划,建成了庙寝遗址公园,铸铜遗址公园和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实施了平望宫殿台基保护工程,为保护古城遗址,现在正制定《晋国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
庙寝遗址即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时期宗庙建筑群遗址,位于侯马市呈王路中段,它是侯马晋国遗址保护的核心之一。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宗庙建筑群遗址面积40余公顷,以现在工人文化宫为核心,反映了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背景,说明晋国严格遵循《周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的礼制。根据《晋国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2001年冬,侯马在实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时,将庙寝遗址建成为一处遗址公园。公园占地42亩,在建设过程中对遗址夯土采取外扩、垫高各50公分的方式进行保护,对其余部分进行了绿化。在公园中北部一块大型夯土台基一周,修建了石刻围栏,刻绘了从“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这一时期发生在晋国大地上的历史故事。这一融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与城市园林绿化为一体的遗址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具有浓厚晋文化气息的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成为外地游客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为了展现晋国的铸铜工艺流程,2003年在平阳机械厂生活区修建了铸铜遗址公园,公园除一般的绿化外,根据考古研究的资料,结合冶金学和工艺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复原了铸铜作坊遗址和铸铜工艺流程,通过八组人物塑像,形象逼真地展现了我们的祖先从选土、和泥、刻范、浇铸、打磨到器物成型等制作陶范和铸造铜器的全过程。同时用长廊的形式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陶范和晋式铜器,并对铸铜工艺流程进行了形象的说明。铸铜遗址公园的建成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游客。
为充分发掘晋都新田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展示晋都新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社会发展状况,提升侯马的城市品位,2003年在省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该馆位于侯马市黄金地段——市府西路,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三千二百平方米,分四个展厅,其中一、二、三展厅分别陈列晋国历史概况及晋都新田发掘出土的精品文物六百余件。第四展厅为临时性展出,展出与晋文化有关的民间工艺品及字画。晋国古都博物馆的陈列充分体现了历史性、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给人以重回历史、欣赏艺术的美好享受。
平望古城内的大型宫殿台基遗址是晋国的“公宫”,即晋公处理朝政的地方,是晋国遗址保护的重中之重,由于它位于侯马市西郊的农田内,台基周围农民的耕作和自然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宫殿台基遗址的文物安全。为了加强对该遗址的保护,我们将台基及其周围的100余亩土地租回,在台基的四周修建了步行沙石路,沙石路外种植乔木、灌木进行绿化,既防止了农民耕作对台基本体的侵蚀,有效的保护了该宫殿台基遗址,又美化了平望古城和大型宫殿台基的环境。为了加强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同时进行旅游开发,我们正在编制《晋国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晋国古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大大地推动侯马市旅游业的发展。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