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一、逃荒移民的后代
彭真,原名傅懋恭,出生在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其祖籍在山东省桓台县侯庄乡玉皇阁村。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前后,桓台县遭受水、旱、虫、风、地震、冰雹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靠天种地的傅家,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受到致命打击。光绪十四年的初冬时节,彭真的祖父傅象义离开祖辈生活的家乡,挑着一双篮筐,一头装着家当,一头放着一对年幼的儿女,沿着弯弯曲曲的黄河,一边打着小工,一边乞讨问路,一路逃荒,向晋南去寻生路。初到山西时在运城盐池一带打工,后北上到洪洞,最后辗转流落到当时的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落户。
经老乡帮助,他在垤上村的西沟里找到了一孔已多年无人居住,确信是没有主家的破窑洞,稍加收拾,搬入居住。由于人口的增多,傅象义领着儿子在旁边又挖了一孔新窑洞,从此,这两孔土窑洞,成了傅家三代立业之本。
1902年10月12日,彭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其父傅维山给他起名傅懋恭,懋是家族排下来的辈数,恭是父亲选的字,父亲期望儿子是一个勤勉、宽和、谦恭有教养的孩子。傅懋恭参加革命后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春,在延安参加全国代表会议时,为了保密,组织上让他另外取一个化名,于是改名为彭真,从此沿用一生。
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性格,他从小聪明、勤奋,不到10岁就开始到地里干农活,在家里纺线织布,有时还挑上自家地里种的菜到侯马集市上去卖钱,以补贴家用。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