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侯马 > 人文旅游

彭真故事(五)

2024-06-14    来源:侯马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五、领导狱中斗争

1929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彭真及其他二十名地下党员被天津反动当局抓捕。7月初,彭真由天津公安局遣往河北省第三监狱关押。三监是天津的一所老监狱,初建于明朝,北洋政府时曾称天津监狱、天津模范监狱、直隶第一监狱。直隶改为河北省后,1928年7月14日,改为河北省第三监狱。该监狱原以关押未决犯为主,1929年改为以关押政治犯为主,也关押一些刑事犯。狱中条件恶劣,对犯人使用各种残酷手段进行虐待、勒索和迫害。

彭真等到三监后,狱方把二十一人分开与刑事犯关在一起。彭真、郭宗鉴等十名重犯一进入三监,就给戴上沉重的脚镣,七八个人一组,分别关押在仅能容四五人的小牢房内,每个小牢房安排了一个刑事犯当“铺头”,欺压政治犯,并向监狱当局报告政治犯的动向。狱中每天两顿小米饭,被称为“三合米”,是由陈旧小米和谷糠做成。每顿饭给一小片儿咸菜和漂着几片菜叶的菜汤。每天上下午各放风一次去大小便,其余时间大小便只能在牢房中,整个牢房充满恶臭。

为领导三监内的斗争,经中共顺直省委批准,成立了三监秘密党支部,由彭真、郭宗鉴、卢福坦、王奇岳、詹大权等组成,彭真任书记。利用放风的时间,彭真与支部成员研究了开展狱中斗争的目标和策略,彭真提出:在监狱的特殊环境下,确定斗争目标,提出斗争要求,一定要顺乎民心,合乎情理;要利用国民党法律许可的范围,不要给敌人以镇压的借口;要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和弱点,不提过“左”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要求;把公开斗争和秘密工作结合起来,把开展狱中斗争与争取狱外支援结合起来;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研究斗争策略。

彭真等二十一名政治犯到三监时,尚未判定所谓的“罪行”。为了力争被捕人员能够获得较轻的判决,彭真设法找到了国民政府拟定公布的《反革命治罪暂行条例》、《施行条例》及《防制共产党办法》等法律条例,研究其内容,帮助政治犯写申辩书,运用法律手段与天津当局开展有理有据的斗争。经过争辩、申诉,1930年春,关押在三监的二十一名政治犯,有十一人以“轻微罪”被判十一个月徒刑,这一判决结果,保护了未暴露的现任顺直省委及天津党组织的领导人。

彭真从天津三监、陆军监狱到北平三监,组织多次绝食斗争,最长的一次历时21天,并最终取得胜利。第二次绝食斗争之后,彭真的身体极度虚弱,开始吐血,并患了痢疾。三监党支部怕彭真坚持不住,有生命危险,一面报告顺直省委,一面准备让彭真写遗嘱。顺直省委得知情况后,组织部长聂荣臻通过在天津市政府任职的胡仁奎,给彭真送药、送鱼肝油,并通过互济会与狱方交涉,给彭真治疗,使彭真度过了危险期,逐步恢复了健康。

1931年底,蒋介石一度下野,由林森接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布了一道特赦令,规定将重刑犯减去1/3的刑期,彭真的刑期因此改为6年。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