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侯马 > 人文旅游

彭真故事(十二)

2024-06-14    来源:侯马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十二、新中国首都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中央提出要使其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为落实中央的这一指示,新中国一成立,彭真就提出了北京市的建设方针是“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中央政府”,并指示市政府有关部门着手草拟首都建设规划。

1951年12月召开北京市第三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草拟出首都建设规划。规划以天安门为中心设计,广场的附近是主要的中央行政区;次要的行政部门在西郊和新市区;前门外向西一直到西便门、广安门外一带为主要的商务区;西北郊是文教区;西山和山脚地带是休养区;东郊及南郊是工厂区;部分工厂分布在永定河两岸及长辛店一带;围绕中心区建筑住宅区。规划北京市人口将来发展到四五百万,面积扩展到540平方公里。这一规划出台后,彭真组织市政府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反复讨论,从多方面论证,并参考了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建设首都的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后,从1953年起,彭真以市长的身份兼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正式开始编制首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各方面人士对北京市的人口、城市用地、绿地、动力、河湖水系、供水排水、道路桥梁、交通流量、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工业等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彭真多次强调,北京的建筑原则应当是适用、经济,并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经过三年多的工作,195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拿出一个北京市建设规划,提交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委员会讨论。10月10日,彭真在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就首都建设规划系统地发表了意见。他说: 

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的考虑,要看到社会主义的远景,要给后人留下发展的余地,不要只看到眼前。城市规划如果不考虑远景,终究是要挨骂的。

彭真在发言中就人口规模问题、道路宽窄问题、用有轨电车还是发展无轨电车的问题、停车场问题、城市电气化煤气化问题、天安门广场的大小问题、引水入北京的问题、卫星镇的问题、建筑物的层数问题、工业问题、绿化美化问题、先改建一两条街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还要考虑文教区的发展用地和蔬菜、水果、鲜蛋、猪肉、牛羊肉等副食品的市场供应问题等13个具体问题,发表意见。他主张城市人口近期发展到500万人左右,将来发展到一千万;道路不能太窄,要想到将来汽车发展到上百万辆,要修地下铁道;群众最不满意的是排队,不是有轨、无轨问题;停车场不是一个小问题,要考虑到几十万、上百万辆汽车怎么放,一旦发生战争如何走;现在还是先发展煤气,将来再考虑生活电气化;天安门广场势必要大一些,不能太小,不能说世界各国还没有这么大的广场,我们就不能有,什么都要跟在人家后边走;饮水第一步达到60个流量,第二步达到120个流量,到将来只会计划少了,不会偏多;要建立卫星镇;城里不宜盖低层建筑;工业不可太集中;要发展城市绿化、美化;要先改造一条街,以取得经验,建筑要像天安门前面的游行队伍那样,各种颜色都有等等。彭真的以上意见和设想,为今后首都城市规划和建设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彭真的领导下,1957年城市规划和建设确定了基本框架。1957年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对城市布局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形式,明确了以全市的中心区作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等六条指导原则;对于城市规模,提出了控制市区规模、发展远郊卫星城镇的设想;对建筑风格、建筑形式,提出应大胆吸收中国过去的包括古代的精华,既反对世界主义,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对苏联的建筑、英美的建筑和中国旧的建筑,都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吸收精华,去其糟粕。

在彭真的领导下,首都建设稳步进行。从1958年开始到1960年三年中,北京市大兴水利建设,先后建成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密云水库三座蓄水量在八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和平谷县海子水库、怀柔县北台上水库、昌平县桃峪口水库、王家园水库、顺义县沙峪口水库、房山县崇青水库等十余座蓄水量在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修建京密引水工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北京市兴建的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仍对首都的农业,对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建设中,扩建了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改建了北京钢厂和北京特殊钢厂,改建扩建了京西煤矿区,建成北京第一热电厂、北京焦化厂、北京化工二厂、北京化工实验厂以及一批机械电子、轻纺工业的工厂,加快全市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速度。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前夕,扩建了天安门广场,建起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和北京工人体育场。这一时期,北京市的经济建设使北京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手机端入口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侯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1001650-1号  网站标识码:141081000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侯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39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