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侯马市召开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调度会暨8月月例会。会议由市委书记吴勇主持,市委办、政府办、市委组织部、统战部、残联、发改局、农业农村局、教科局、卫体局、医保局、住建局、水务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银保监组等单位主要领导,5个农村乡办党委书记及分管副职、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听取了凤城乡、高村乡、张村办关于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户一户一档、一户一策促增收工作落实情况;通报了督导反馈问题及上半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安排部署了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回头看”、“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抓好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特色产业发展及联农带农机制、衔接资金绩效及项目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小额信贷工作、问题排查整改、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壮大村集体经济、档案资料整理、机制建设、衔接资金拟支出等工作,下发了《关于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效提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系点的通知》、《侯马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项督导方案》、《关于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队长”工作机制的通知》,市委书记吴勇就落实好巩固衔接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
二、会议主要内容
(一)工作清单研究事项
1.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会议通报,侯马市共有脱贫劳动力229人,省级下达全年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任务195人,省外务工就业任务29人,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脱贫人口务工18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4.3%,省外务工3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3%。
(1)按照任务完成情况排名,张村办脱贫劳动力60人,务工就业目标任务51人,已完成55人,完成目标任务107%。上马办脱贫劳动力28人,务工就业目标任务24人,已完成24人,完成目标任务100%。新田乡脱贫劳动力32人,务工就业目标任务27人,已完成26人,完成目标任务96%。凤城乡脱贫劳动力75人,务工就业目标任务64人,已完成58人,完成目标任务90%。高村乡脱贫劳动力34人,务工就业目标任务29人,已完成23人,完成目标任务79%。
(2)一次性交通补贴发放情况。我市外出务工人数67人,截至目前,一次性交通补贴申报人数45人,占比67.16%。按照申报比例排名,凤城乡外出务工人数17人,一次性交通补贴申报人数17人,申报比例100%;上马办外出务工人数7人,申报人数6人,申报比例85.7%;新田乡外出务工人数13人,申报人数9人,申报比例69.2%;高村乡外出务工人数9人,申报人数6人,申报比例66.6%;张村办外出务工人数21人,申报人数7人,申报比例33.3%。
会议安排,根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技能培训和务工就业需求,采取针对性帮扶促进就业增收。一是继续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二是针对未实现就业的脱贫劳动力,人社局要建立台账,开展就近就地就业帮扶。各乡办要建立雨露计划毕业生、16岁到24岁青年就业情况台账,针对未就业人员,人社部门要及时跟进,进行岗位推介,确保能就业尽量就业。这是国考新增考核内容,雨露计划毕业生9月底前就业率要达95%。三要合理安排乡村公益岗位,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四是乡村干部、帮扶工作队要对照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台账,一家一户有针对性的做好一次性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宣传。要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全流程提供代办服务,推动政策落地,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次性交通补贴8月底前发放率达到70%以上。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2.“三保障”及饮水安全
(1)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会议安排,一是针对当前汛期影响,逐村逐户全面开展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立工作台账,发现一户,建档一户,同时组织力量迅速进行安全鉴定,符合危改条件的本月内开工建设。二是制定出台2023年巩固提升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行动方案,并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台账和动态保障任务台账,8月20日前完成。三是持续关注危房改造改而不住、建新不拆旧问题,住建局、乡(街道)要建立问题清单、台账,9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四是采取口袋书宣传画、大喇叭等形式,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8月底前完成。五是尽快完成脱贫户、监测户的房屋安全鉴定,9月底前完成。
(牵头领导:迪磊副市长 责任单位:住建局、各乡办)
(2)医疗保障方面,会议安排,一是做好村级卫生室监督、管理,进一步检点完善四种主要慢病患者服务管理台账、双签约服务台账;检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情况。两项工作8月底前完成。二是加大慢特病政策宣传,确保门诊慢特病证(45种病种)应办尽办,政策应享尽享。9月底前完成。三是提前做好基本医保参保工作的宣传发动,确保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率达100%。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有一人不参保,即认定返贫。
(牵头领导:安危副市长 责任单位:卫体局、医保局、各乡办)
(3)饮水安全隐患排查,会议通报,根据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排查小组,以村为单元,以户为对象,逐村逐户逐工程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建立工程和人口全覆盖台账。会议安排,针对排查发现的新田乡小贺村和常青村由于水表老化,计量不精准问题,水务局牵头对新田乡小贺村和常青村统一更换老旧水表,列入年度计划,今年底完成整改。同时要增加维修养护经费、加强水质检测、强化水费收缴、提高管理水平。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水务局、各乡办)
4.特色产业发展及联农带农机制
会议安排,对2021年以来实施的经营性帮扶产业项目,开展联农带农和风险监测。一要重点关注经营类项目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产品销售难,是否存在闲置或低效运行问题。对于确权到村项目,由乡(街道)负责进行监测;对于未确权项目,由项目主管单位进行监测。二要查看联农带农机制是否落实,脱贫户、监测户是否收益,乡(街道)负责。三要对2023年实施项目,监测是否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机制是否科学规范完善。8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5.高质量庭院经济发展
会议安排,一要加快培育力度。乡村两级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围绕庭院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文化旅游、生产生活服务等5个方面,指导农户抓好高质量庭院经济发展,培育打造庭院经济重点户、重点村,积极申报打造庭院经济重点乡(街道)。二要加大帮扶力度。农业农村局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庭院经济经营户培训指导,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做好高质量庭院经济经营规划,提供专项培训,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发改局要牵头开展消费帮扶,深化拓展“五进九销”措施,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市场、网购平台、社区团购、文旅经营主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将庭院经济产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帮助解决销售问题。帮扶单位要将自采和助销庭院经济产品作为支持重点,帮助脱贫户、监测户持续增收。三要开展全面摸排。对2022年度发展庭院经济和2023年度计划发展庭院经济户,全面排查梳理,8月底前完成排查并建立相关工作台账。今年我市发展庭院经济的任务指标是200个,每个乡(街道)50个,一般农户、脱贫户、监测户均可,符合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要积极申报庭院经济奖补资金。四要加强项目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技术服务、日常管理、市场营销、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项目监管,确保资金项目管理规范,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6.农村厕所改造
会议安排,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推进问题厕所扎实整改。一是认真细致开展摸排,乡村两级要成立工作专班,逐户进行细致摸排,在“清仓见底”的同时,建立健全三本“台账”,即:《农村卫生厕所台账》《农村问题厕所台账》和《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台账》,8月底全面完成自查,确保存量问题厕所底数清、情况明。二是针对摸排出的问题厕所,要因户制宜,制定整改计划,对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确保10月底前整改到位;确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群众不接受等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10月底前要制定好长期整改计划。三是农业农村局要做好技术指导,做好调度推进。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7.衔接资金绩效及项目资产管理
会议安排,一要做好项目绩效目标审查。对2021年以来实施的项目开展绩效目标审查,重点审查绩效指标设置是否全面、充分、细化、量化预期产出和效果是否合理;绩效目标填报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详实,是否缺项、错项,8月底前完成。二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今年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均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各乡(街道)要加快2023年项目实施进度,8月底前所有项目实物工程量完成75%,针对施工进度慢的项目,要倒排工期,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三要完成项目资产确权登记。按照“行业监管、县乡主管、村级主体”的责任体系,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2021年、2022年未确权的项目资产进行确权登记,按年度分级分类分项建立资产台账。9月底前完成确权工作。
(牵头领导:安危副市长、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8. 问题排查整改
会议安排,一要针对《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暗访发现的12个方面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加快整改落实;二要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针对省市重点工作通报、巡视、巡查、督导、暗访等反馈问题和自查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整改补充台账,用好“两清单两表格”机制,确保10月底前所有问题动态清零、清仓见底。三要加强涉贫舆情管控,及时做好乡村振兴领域负面舆情的引导处置,做好涉返贫致贫风险等线上线下舆情信息的监测预警,坚决把负面舆情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能因为负面舆情影响巩固衔接大局。四要切实解决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要重点关注干部帮扶、产业就业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及兜底保障、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等认可度。要深入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帮扶单位每周要走访一次帮扶村、帮扶户,要经常深入老百姓家中,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需求,与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让他们得实惠,用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牵头领导:安危副市长、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侯马不涉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光伏帮扶工作。
(二)增设议题研究情况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会议通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脱贫户372户692人,监测户34户94人,其中边缘户16户36人,严重困难户18户58人。
(1)监测对象识别纳入情况:今年上半年,经过2次集中摸排和月度常规摸排,我市共新增监测对象2户4人,分别是上马办2月份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1人,凤城乡6月份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其他乡(街道)无纳入。
(2)有脱贫人口但近三年无新识别监测对象的村:侯马市有脱贫人口的行政村63个、社区1个,其中有脱贫人口但近三年无新识别监测对象的行政村50个、社区1个,占比79.68%。其中新田乡15个(分别是秦村、乔村、小贺村、北郭马村、南郭马村、辛店村、马庄村、牛村、白店村、汾上村、西新城村、东新城村、常青村、南堡村、郭村堡村);凤城乡9个(分别是柳河村、北王村、南杨村、东城村、西城村、林城村、西赵村、城小村、南王村);上马办10个(分别是复兴村、单家营村、上马村、史店村、隘口村、上院村、东阳呈村、卫家庄村、西阳呈村、驿桥村);高村乡8个(分别是上平望村、东台神村、西台神村、虒祁村、西贺村、张王村、下平望村、西高村);张村办8个(分别是小里村、观庄村、大李村、大南庄村、北庄村、太秦村、褚村、西里村);路西办1个(程王西社区)。
(3)无脱贫户、监测户的村5个、社区2个(分别是新田乡垤上村、北西庄村、东庄村、北堡村、西侯马村、南西庄社区,路东办呈王社区)。
(4)风险解除情况:截至目前,我市监测户34户94人,风险解除16户47人,未解除风险18户47人,其中6户13人为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不能解除风险。
会议指出,我市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五个方面问题:一是责任压实不够。部分基层干部不清楚村里有几户监测户,不知道监测户何时纳入、风险是否消除,不了解防返贫监测排查范围,不掌握监测户家中具体情况。二是识别标准把握不精准。部分基层干部不清楚2023年度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简单以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进行识别纳入。三是入户排查还不深入。全市有脱贫人口但近三年无新识别监测对象的村占比79.68%(临汾市50.7%),存在动态排查不到位的问题。四是台账管理还不规范。一些乡(街道)在入户排查测算农户收入时,未将农户的教育、医疗刚性支出列入“合规自付支出”,导致部分有在校大学生、住院支出的家庭该项为零。五是排查对象还有遗漏。有的村开展防返贫集中排查时,只排查村内脱贫户等重点群体,对一般农户以村干部评议代替入户摸排;有的排查中虽然发现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但未纳入监测户,而是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外,给予了一些资金物资临时性帮扶,存在体外循环风险。特别要注意以低保、五保代替监测问题。今年我市共新增低保、五保对象36人,其中纳入监测范围的有17人,剩余19人需认真核查、逐人分析研判是否需纳入监测范围。
会议安排,一是常态化做好监测户识别纳入工作。特别是针对51个有脱贫人口但近三年无新识别监测对象的村(社区)、7个无脱贫户监测户的村(社区),要深入开展大排查,不能设置规模限制,一定要确保应纳尽纳,这是国考考核重点。要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访预警等方式,对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摸排,重点关注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下、新增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户、大病、残疾、多子女、务工不稳定和突发严重困难农户,综合分析收入及合规自付支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情况,将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从发现风险之日起15天内完成识别认定,确保应纳尽纳、纳入及时。针对新申请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农户,要按监测对象认定条件进行逐户排查,符合条件的按程序识别为监测对象,要坚决杜绝以落实低保为由不识别监测对象。二是做好预警信息核查工作。乡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要认真核查民政、残疾、医保等部门预警信息,一旦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按程序申报监测户。三是做好8月份动态调整。村干部、帮扶工作队要及时了解核实本村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员自然变更等相关情况,尤其是自然减少人员,要做到本月减少本月调整,不要迟报漏报,以便进行收入测算工作。四是全面检点帮扶措施精准性,帮扶措施要覆盖风险点,特别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要落实一项开发性帮扶措施。对于基本消除风险的要跟踪巩固半年以上,稳定消除风险后再退出,不能出现没有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或帮扶效果不明显就退出的情况。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2.脱贫人口增收工作
2023年我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任务为16952元,增幅11.5%。临汾市全年预计增幅15.9%。
会议从年度目标拟完成情况、脱贫人口收入构成、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三部分进行了情况通报。
(1)任务完成情况:截至6月底,我市脱贫人口前三季度人均纯收入为11996元,与增速目标差距4956元。7月底,各乡(街道)对脱贫户全年应落实政策、工资等收入进行了预估统计,2023年我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为16438.2元,增幅8.12%,与目标任务差距514元。低于2023年增幅目标任务(11.5%)的乡(街道)4个,分别为上马办5.95%、凤城乡5.73%、高村乡3.75%、新田乡1.79%。
2023年度预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7户,其中凤城乡1户(南上官村张建福8546元);张村办3户(褚村褚发才9539.09元、王喜刚8607.43元,大南庄村张光锁9747.69元);高村乡3户(东高村徐爱景9887元,西高村高长印8625元,虒祁村王建林7112元)。
(2)脱贫人口收入构成:前三季度,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1996元(临汾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160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5106元,占比42.6%(临汾市工资性收入人均7478元,占比65%);经营性收入人均315元,占比2.6%(临汾经营性纯收入人均2435元,占比21%);转移性收入人均5042元,占比42%(临汾转移性收入人均1527元,占比13%);财产性收入人均1533元,占比12.8%(临汾财产性收入人均163元,占比1%)。
(3)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情况:前三季度监测人口人均纯收入8710元,2023年我市监测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为12810元,增幅13.4%。
监测人口人均纯收入预估低于1万元的7户,分别为凤城乡1户(南上官村孙转娃9511元);张村办2户(褚村王六斤8158.01元,西里卫金锁7613.11元);高村乡4户(东高村高利红9207元、胡光哲8548元、李清保7795元、董文7247元)。
会议指出,我市脱贫人口增收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收入测算不精准。收入测算人员方式方法生硬简单,到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一问了之,不认真分析研判,致使测算的收入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脱贫户和监测户对收入测算不认可;有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脱贫户系统数据、县表、村表、入户核查不一致,还有存在逻辑错误的情况。二是印证支撑不全面。户档资料不能全面反映脱贫户、监测户享受的帮扶政策,收入支撑不具体、不全面。三是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偏低,2023年度预估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14户,特别是虒祁村脱贫户王建林(7112元),监测户西里村卫金锁(7613.11元)、东高村李清保(7795元)、董文(7247元)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需密切监测。四是收入结构不合理,转移性收入占比超过30%。侯马市转移性收入占比42%(全省脱贫人口转移性收入占比18%)。
会议安排,一是分类抓好脱贫增收工作。对于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万元的,要逐项检点统计是否全面、收入是否合理(特别要核实赡养费)、印证是否具体、老百姓是否认可。收入预计增幅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4个乡(街道),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认真分析原因,继续深挖潜力,拿出超常举措,务必确保完成增收任务。二是对于人均纯收入预计低于1万元的,乡(街道)要按照制定的一户一策增收计划,采用领导班子包联方式,利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逐人逐户抓好落实。三是继续按照我市出台的《侯马市关于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抓好27条促增收政策的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工作实行周调度。四是做好数据统计和印证支撑,严防数据失真失实,严防数据造假。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3.小额信贷投放
会议通报,全年下达小额信贷投放任务250万元,截至目前完成41户197.8万元,完成投放任务的79.12%。根据下达任务完成情况排名:
农商行任务150万元,已完成124万元,完成率82.67%;
农业银行任务50万元,已完成38.8万元,完成率77.6%;
邮政储蓄任务50万元,已完成35万元,完成率70%。
会议指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执行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贷款周期不符合群众生产需求。未落实小额贷款三年期政策,部分贷款户贷款周期为一年,不符合生产周期。二是部分脱贫群众改变小额信贷用途,用于生活支出。
会议安排,针对剩余任务,银保监组一要督促主责银行继续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力度,对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要“应贷尽贷”,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扩大覆盖面。二要严格执行政策要求,加大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力度,要重点关注贷款周期短问题,持续关注脱贫户贷款用途,防止非生产经营性用途支出或户贷企用现象出现。三要及时化解逾期问题,做好逾期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信贷资金的带动增收效应。
(牵头领导:李晶晶副市长 责任单位:银保监组、农业农村局、各乡办)
4.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会议安排,一要抓好农村环境整治。要结合“花开侯马”行动,持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要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要教育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持续改善户容户貌、精神风貌。二要抓好乡村治理。要持续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活动,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要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做好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要推动移风易俗,民政部门要在婚俗改革方面拿出亮点特色。
(牵头领导:陈艳刚副书记 责任单位:各乡办、各行业部门)
5.档案资料整理
会议指出,前期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街道)标杆村开展了首期村级档案资料大比拼活动,对照永和差距还比较大,空缺的资料还比较多。
会议安排,一是按照永和模板、大评比反馈问题进一步检点村级、户级档案资料,确保资料内容详实、印证全面。标杆村档案资料整理工作20号前必须完成,所有村的村级户级档案资料、行业部门资料8月底前全部规整到位。哪个乡办资料整不成样子哪个乡办下次会议作检查。二是组织部、宣传部要根据分工,系统检点乡村两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相关资料。此项工作8月底前完成。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各乡办、各行业部门)
6.抓好机制建设
会议安排,一要落实好“两清单两表格”制度。根据巩固衔接每月重点工作清单,各乡(街道)、各单位要于每月5日前建立本月《巩固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次月2日前填报上月《巩固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表》,并报巩固衔接办,任务清单内容必须细化实化量化,不能泛泛而谈。同时根据重点工作通报、各级督查反馈以及日常自查发现的问题等,各乡(街道)、各单位于每月5日前建立本月《巩固衔接问题清单》,次月2日前填报上月《巩固衔接问题整改推进表》,并报巩固衔接办。问题要到村到户、见人见事。“两清单两表格”经党政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巩固衔接办。二要落实好“总队长”和“周例会”制度。各乡(街道)按照《关于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队长”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压实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总队长”主体责任,实行巩固衔接周例会制度。“总队长”要将月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至周,每周至少召集村干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1次工作例会,传达学习巩固衔接政策文件,围绕重点任务听取工作汇报,交办工作任务,督促抓好落实。每周周例会召开后要于2日内将周例会报告、周工作任务清单、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报巩固衔接办。市巩固衔接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总队长”会议,传达上级要求,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任务,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完成重点工作。
(牵头领导:白永明副市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办、各行业部门)
7.衔接资金支出
(1)8月份小额信贷贴息4430.42元。农业银行8月份小额信贷贴息904.63元;农商银行8月份小额信贷贴息3525.79元。
(2)交通补贴共申请47人,补贴金额22600元;
(3)稳岗补助共申请25人,补贴金额30000元;
(4)差旅费105元。
(三)会议亮点
健全月例会(周例会)、“两清单两表格”推进机制,通过市级月例会、乡(街道)周例会和“两清单两表格”机制,形成有安排、有落实、有通报的工作闭环,真正将例会开成问题通报会、原因分析会、工作部署会、责任分解会,以有力有效的调度推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