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背景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保障境内地表水体汾河、浍河水质达标,完成侯马市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要求,2019年末,在上一轮实施方案规划年限到期之际,临汾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委托我院承担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项目组接受委托后,组织人员收集有关资料,优化筛选了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模式,对各村庄管网布置进行实地踏勘,对建站村庄站址选择进行逐一确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的编制。
2 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2020年-2030年,其中近期:2020年-2025年;远期:2026年-2030年。
3 规划目标
通过对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的实施,持续改善汾河、浍河水环境质量,努力把侯马市农村建设成“绿水青山”、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的美丽农村家园。
规划实施后,近期及远期规划年指标的预期目标见表1。
表1 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目标指标表
建设内容 | 指标名称 | 单位 | 近期规划目标 | 远期规划目标 | 现状值 |
污水工程指标 | 农村污水管网覆盖率 | % | 75.6 | 90 | 60.3 |
生活污水收集率 | % | 65.2 | 90 | 38.6 | |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达标率 | % | 100 | 100 | / | |
社会效益指标 | 农村污水治理的村庄数量 | 个 | 新增完成21个 | 新增完成51个 | 30 |
污水集中处理受益农村人口数占到农村总人数比例 | % | 56.3 | 94.6 | 40.1 | |
监管能力指标 |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 / | 完成 | 完成 | 未建立 |
4治理模式选择
4.1治理总体原则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乡兼顾、突出重点;近远结合、分期实施;完善机制、长效运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4.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分类
本次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采用三种模式:纳管集中治理、建站集中治理以及分散简易治理。
4.2.1纳管集中治理
该模式适用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此类村庄的生活污水经管网集中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接入要求的集居小区或村庄。
特点:该处理模式具有治污彻底、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交由城镇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具有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以及运行管理保障。
4.2.2建站集中治理
该模式为当农村生活污水无法接入市政管网,需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一种治理模式。根据侯马市具体村庄分布位置、距离、地形条件等情况,该模式又可分为多村联合治理和单村独立治理两种形式。
(1)多村联合治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村庄分布集中、管网收集条件好的中心村、集居区或人口较多的多个行政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村庄共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特点:该模式由于汇集了多村人口,增大了污水站处理规模,更易选择合理工艺,比各自独立建站节约土地、人力、资金等成本,能够降低单位投资和运行费用。
(2)单村独立治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村庄较分散、管网收集条件好但距离市政管网较远的中心村、集居区或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具备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条件。
4.2.3分散简易治理
分散简易治理是将农村污水治理与厕所卫生改造结合,进行水冲厕改造,然后以独户或连户形式,将农户生活污水与粪污收集,通过三格化粪池,实现无害化处理。考虑用于当地农田灌溉、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需求,也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到村外,建设集中水池存放作为农用灌溉水源。由村民或村委组织定期清掏或堆肥还田利用,就地实现资源利用化。
适用范围:位置偏远、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或人口较少污水量难以收集的地区。
该治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可节约管网铺设成本、施工简单等特点。
4.3 本次规划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方案
4.3.1 治理模式确定原则
在对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庄人口规模、经济生活水平、生活用排水特点、村庄位置地形条件及水环境敏感性等因素,同时结合侯马市环保、住建、农业、水利等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划和工作安排,明确本次规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确定原则如下:
(1)位于或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市政污水管网的村庄的,优先采用纳管送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集中治理的模式;浍河沿岸的地理位置靠近铜厂污水处理厂管网系统的村落可将生活污水纳入该处理系统。
(2)人口规模较大、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村庄,或者无法纳入市政管网的、且地理位置较敏感(浍河、汾河沿岸),拟采取建站模式;分布较集中、具备管网收集条件的多个村庄采取多村联合建站模式。
(3)地理位置较偏僻、人口密集度低、生活污水产生量小难以收集的村庄可选择分散简易处理模式处理本村生活污水。
(4)一些村庄地理位置有特殊情况村庄内有穿插省道、过道、高铁或部分农户地势较低洼等特殊情况而导致部分农户污水无法纳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或无法纳入市政管网的,可选择局部农户分散处理模式从而保障该村污水尽收。
4.3.2侯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确定结果
纳入本次侯马市农村污水治理规划乡镇包括凤城乡、张村街道办事处、高村乡、新田乡及上马街道办事处共51个村庄,其中北庄、太秦、河东、香邑、驿桥、上马、虒祁、白店8个村已完成前期相关初步可研设计及管网规划,预计2020年完成项目实施,见表2。对上述8个村庄本次规划简化工艺选择及投资等内容,规划重点为其他43个村庄。
已确定8个村庄的实施方案
具体见表2。
表2 已确定实施方案的8个村庄详情
乡办名 | 村庄名 | 场站规模(m3/d) | 采用工艺 | 出水标准 | 排水去向 | 备注 |
---|---|---|---|---|---|---|
凤城乡 | 香邑村 | 10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二库 | 预计2020年实施工程 |
河东村 | 6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 | ||
张村 街办 | 北庄村 | 5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村南排水沟 | |
太秦村 | 3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村西沟渠/ 村东灌溉渠 | ||
上马 街办 | 驿桥村 | 18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 | |
上马村 | 10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 | ||
高村乡 | 虒祁村 | 10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 | 已建站并运行,但村南部分农户污水未收集,拟接入铜厂污水处理站 |
村南:纳入铜厂污水站处理 | ||||||
新田乡 | 白店村 | 150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地表V类水 | 浍河 | 已建站,未运行,需完善管网 |
(2)其余43个村庄的实施方案
① 纳管集中处理
——纳入侯马市政通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本次规划拟纳入侯马市政通污水厂集中治理的有15个村庄,见表3。
——纳入铜厂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
本次规划拟纳入铜厂污水处理站集中治理的有2个村庄,见表4。
② 建站集中处理
——多村联合建站
多村联合建站村庄共计19个,建站4座。包括张村街道办汾河沿岸的大南庄等7个村庄联合建设2个污水处理站、高村乡上平望等6个村庄联合建设1个污水处理站、上马街道办的上院等6个村庄联合建设1个污水处理站。具体见表5。
——单村独立建站
凤城乡、高村乡共2个村庄单独建设污水处理站2座及配套管网系统。见表6。
表3 纳入侯马市政通污水厂集中处理村庄列表
乡办 | 序号 | 村庄 | 受益人口 | 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
---|---|---|---|---|
凤城乡 | 1 | 林城 | 1100 | 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后输送至政通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2 | 凤城 | 2790 | ||
3 | 北王 | 950 | ||
4 | 西城 | 1200 | ||
5 | 东城 | 810 | ||
6 | 南王 | 460 | ||
7 | 西赵 | 2800 | ||
上马街道办 | 8 | 史店 | 2200 | |
9 | 程村 | 1000 | ||
10 | 乔山底 | 880 | ||
11 | 单家营 | 1000 | ||
新田乡 | 12 | 宋郭 | 1100 | |
13 | 汾上 | 900 | ||
14 | 牛村 | 1296 | ||
15 | 马庄 | 1786 | ||
备注:乔山底村有局部农户因235省道阻隔无法纳入市政管网,选择分散简易处理。 |
表4 纳入铜厂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村庄列表
乡办 | 序号 | 村庄 | 受益人口 | 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
高村 | 1 | 西贺 | 1200 |
纳入铜厂污水处理系统 |
2 | 小韩 | 760 |
表5 联合建站村庄列表
乡办 | 拟建站序号 | 序号 | 村庄 | 拟建站规模(m3/d) | 受益人口 | 排水去向 |
张村 街道办 | 1 | 1 | 大南庄 | 900 | 11887 | 回用或排河 |
2 | 大李 | |||||
3 | 小里 | |||||
4 | 张村 | |||||
2 | 5 | 西里 | 600 | 7627 | 回用或 排河 | |
6 | 观庄 | |||||
7 | 褚村 | |||||
高村乡 | 3 | 8 | 上平望 | 800 | 10213 | 回用或 排河 |
9 | 下平望 | |||||
10 | 东台神 | |||||
11 | 西台神 | |||||
12 | 东高 | |||||
13 | 西高 | |||||
上马街道办 | 4 | 14 | 上院 | 300 | 4178 | 回用或 排河 |
15 | 东阳呈 | |||||
16 | 西阳呈 | |||||
17 | 东南张 | |||||
18 | 西南张 | |||||
19 | 庄里 |
表6 单独建站村庄列表
乡办 | 序号 | 村庄 | 拟建站规模(m3/d) | 受益人口 | 排水去向 |
凤城乡 | 1 | 南上官村 | 250 | 3353 | 回用或排河 |
高村乡 | 2 | 张王 | 160 | 2105 |
③ 分散简易处理
分散简易处理模式主要有三种:A、具备收集条件的村庄在改厕的基础上建三格式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的上清液可通过管网统一收集,再资源化利用;B、不具备管网建设条件的村庄在改厕和建造三格化粪池后,尾水可就地资源化利用;C、有些村庄的局部范围不具备集中纳入污水站条件或无法纳入市政管网的,也可选择局部简易处理后集中资源化利用。
本次规划内有6个村庄拟采用分散处理模式(改厕+建三格式化粪池+管网收集+调蓄池及人工湿地),包括张村街道办的北坞村、上马街道办的斗龙沟村、隘口村、卫家庄村、复兴村和乔山底村的局部农户(约100户)。
上述村庄地理位置较偏僻、人口相对较少、生活污水量小,不具备独立建站或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条件,因此宜采取简易处理方式。另外上马街道办的乔山底村局部农户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地势较低地带,且无法跨越235省道纳入市政管网收集系统,因此该村小片区域农户也选择分散简易处理的方式。
以上村庄的分散处理模式是在卫生厕所改造(水冲厕)的基础上,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的处理后再由污水管网统一收集输送至调蓄池,尾水经人工湿地净化后可排入附近沟渠,如有灌溉需求可直接从调蓄池中抽水利用。
表7 分散简易处理村庄列表
乡办 | 序号 | 村庄 | 人口 | 模式 | 排水去向 |
张村街道办 | 1 | 北坞村 | 432 | 改厕+三格化粪池+污水管网收集+调蓄池及人工湿地 | 可从调蓄池中抽水灌溉,不灌溉利用时可以通过湿地净化后外排 |
上马办 | 2 | 斗龙沟 | 326 | ||
3 | 隘口村 | 1553 | |||
4 | 卫家庄 | 1370 | |||
5 | 复兴村 | 822 | |||
6 | 乔山底 | 400 | |||
备注:乔山底村大部分农户为收集后纳入市政管网,仅小部分因235省道阻隔无法纳入市政管网,采取分散简易处理方式。 |